1. 成人也需要補鈣
很多人覺得自己年輕,不需要擔心骨骼問題及骨質疏松,對于這個誤區,專家提示:人體骨密度在 20-30歲左右達到峰值,30歲之后骨質開始逐漸流失。 如果年輕時不注意鈣營養,挑食節食及營養不均衡,缺乏運動,骨質基礎就相對較差,骨質疏松就更容易發生在年輕人身上(尤其是年輕女性節食且運動較少),現在三十四歲骨質疏松的患者并不少。
所以,從嬰幼兒到中老年人,人的一生都需要關注鈣營養和骨骼健康,在年輕時把自己的骨質基礎打牢,遠離骨質疏松和骨骼不適,如果在40、50歲再去預防就難度更大了。
2. 喝骨頭湯補鈣不科學
骨頭湯鈣含量極少,且人體吸收不好,有專門實驗研究發現,通過長時間的燉煮,骨頭中的鈣依然很難融進湯里,另外骨頭湯中的脂肪、鹽及嘌呤含量較高,喝太多不僅長胖,且對健康不利。
3. 曬太陽不是補鈣,是促進鈣吸收
皮膚在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下合成維生素 D,維 D 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,并不是補鈣?,F代社會環境污染,且紫外線對皮膚會造成傷害,想要補充維D促進鈣吸收,維生素D補充劑是比較理想且便捷的選擇。
4. 補鈣不運動可不行
如果長期坐著不動,也很難讓補的鈣發揮作用。 運動是無法替代的健骨措施。每天運動 30 分鐘,快走、慢跑、大步走、球類、負重性、跳躍性運動都對骨骼健康有益。